從地面無線到有線,從有線到IPTV,電視臺傳播進入互聯網時代
新聞來源: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:2016-06-22 瀏覽次數:2622廣播電視網分為小三網: 地面無線、直播星和有線電視,電視臺是廣播電視網的播控單位,理論上不允許有線電視自辦頻道,大家都是傳輸電視臺的直播節目,由于廣電是四級辦,所以中央、省、市、縣,全國大大小小有近三千家廣播電視播出機構,這些都歸廣電總局和各省廣電局管理。
時間進入21世紀,小三網之外有了大三網,除了廣播電視網,還有了電信網和互聯網來參與電視臺的節目傳輸。通信技術飛速發展,寬帶已經發展了近3億戶,已經超越全國幾百家有線電視公司的2.5億戶,僅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寬帶就超了兩億戶,其中電信1.2億戶、聯通0.75億戶、移動0.65億戶。
三大電信運營商坐擁2.6億戶寬帶用戶,迅速發展IPTV,已經超過5000萬戶,其中電信4000萬戶,聯通1000萬戶,沒有IPTV牌照的移動,只好搞OTT,也發展了近3000萬戶;這些都在拼搶有線電視的份額。
除了三大運營商自己的IPTV&OTT,各種民營互聯網公司、終端公司、內容公司,也在積極的發展OTT,特別是傳統電視機廠商,和以小米、樂視、看尚等新興智能電視機新貴,都在一窩蜂似的搞智能電視機,累計出貨量近2億了,這些電視機除了接DVB、除了接IPTV,還可以通過寬帶連接到互聯網。
但無論是IPTV,還是OTT,還都是電視臺在做播控,IPTV是由中央電視臺做總的集成播控,各省電視臺設立二級播控平臺,再與當地電信運營商對接發展用戶,其實IPTV的內容理論上都是來自中央電視臺,如果不是,說明該地電信運營商違反了廣電總局頒發的六號令《專網及定向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》,可撥打120舉報。
OTT則是由中央電視臺、中央人民廣播電臺、中國國際廣播電臺、上海廣播電視臺、廣東廣播電視臺、湖南廣播電視臺、浙江電視臺和杭州電視臺來播控,只是臺里把收益拿出來成立了天津未來電視、銀河互聯網電視、國廣東方、東方明珠新媒體、南方新媒體、快樂陽光七家公司來運營。
所以不管是有線電視網,還是IPTV,還是OTT,實際上都是以上這些電視臺在實際播控并提供內容,如果不是這些內容,說明還有違反《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》的。
這其實也說明電視臺依舊屹立不倒,不管在傳統媒體時代,還是在新媒體時代,本來電視臺就不是公司,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事業單位,忠實的履行黨和政府交給的播控職責,不允許外資、民資參與,都是國有獨資或國資控股,否則就要被清理。
筆桿子、槍桿子都是黨辦,不是媒體姓不姓黨,是非黨不能辦媒體,無論新舊。
電視臺的地位確定了,將會加速廣電的分崩離析和改革優化,臺網分離、制播分離、有線無線合并,電視臺會集權化,有線電視網則是市場化、電信化和集約化,有線電視公司將脫離廣電,劃歸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管理,成為第四大電信運營商,或被三大電信運營商兼并重組。
《專網及定向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》確立了電信運營商的法定專網傳輸電視節目的地位,IPTV成為新一代的電視節目服務形式,語音、數據、視頻一線入戶,傳統的有線電視網也會被改造為雙向網并IP化,除了傳輸電視臺節目,也可以提供寬帶和語音服務,這樣,無論是電信,還是移動、聯通,還是各地有線,都是語音、數據和視頻服務運營商,共同組成電視臺新一代節目服務形式。
對用戶來說,他不管自己的電視機后面是連的哪個網,誰的節目好,誰的服務優,他就選擇誰,不好了還可以再換,是為三網融合的終極目的。
最初的電視廣播用的是免費的地面無線廣播,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線電視剛出現的時候,有線電視網跟現在的互聯網一樣充滿叛逆,放錄像,接外星,在有線電視網里加鳳凰衛視、衛視電影臺、東森電影臺,甚至有的地方放毛片,不然,誰會不看免費的地面無線電視,而每月多花十幾元看有線電視?!
只是后來有線電視發展壯大了、又洗白了,才取代地面無線電視成為電視廣播的主力軍,現在IPTV來了,更好的服務,更多的功能,除了看電視,還能打電話,還能上網,一線多用、一單皆收。
不過這些不只是三大電信運營商的專享,各地有線也可以搞,前提是自己先變身電信運營商,無論是搞DOCSIS,還是搞FTTH,這都是技術手段,關鍵的利用好現有的網絡,建立起業務模型。
唯有深化改革以加快改革,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,問題還在于不要諱疾晦醫,不承認自己在體制、機制、激勵和管理中的問題,更要的是要放下身段、端正心態,不要再當自己是甲方、是官姥爺,要以為客戶服務的態度去改善用戶體驗和客戶服務,是為生存之道。